台灣中油身為國內重要能源供應者,近年來積極關注氣候變遷可能帶來風險與衍生機會。為因應全球永續發展策略,台灣中油參採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國際能源署 (IEA) 等發布之氣候情境,進行情境分析、財務衝擊量化、擬定因應措施,進一步評估對台灣中油可能造成的營運衝擊實體及轉型風險,並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Task Forced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架構揭露台灣中油氣候韌性,確保永續經營。
治理
風險管理
策略
目標和指標
台灣中油於2021年成立氣候變遷因應工作小組,致力推動公司淨零轉型策略,進行淨零排放評估與推動因應作為。
台灣中油參照TCFD架構將氣候變遷風險議題逐步納入風險管理制度,由各單位(處室)風險管理小組依業務屬性評估「 氣候生態」面向風險對公司帶來的潛在營運與財務衝擊,依風險鑑別與風險矩陣排序結果,確立相關因應策略,以「風險圖像(風險矩陣)」及風險管理系統(ERM)系統化紀錄並追蹤管控各項風險;相關整體風險除呈報董事會及高階主管作重大性評估,並每年提報風險管理委員,由委員會議中審議,跨部門討論鑑別短、中、長期氣候風險與機會,委員會議決議,擇要陳報董事會,提升組織氣候韌性。
台灣中油參照TCFD架構指引,將氣候變遷風險區分為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並展開分成轉型風險的政策和法規、技術、市場、名譽及實體風險的立即性、長期性。台灣中油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以每年至少執行一次為原則,並涵蓋既有營運據點及部分供應鏈。
註1: X軸指在全球永續趨勢壓力下,議題發生可能性。
註2: Y軸指議題發生對台灣中油產生衝擊影響強度。
註1:溫室氣體排放量為每年計算一次,2023年俟2024年7月底完成第三方查證後提供,此為內部盤查之數據。
台灣中油各部門每年皆需識別與部門業務相關的風險事項及風險級別,其中包含多種氣候相關風險,並申報風險管理委員會審核。各類風險包括法律(如總量控制與交易可能導致台灣中油成本增加)、產業安全、聲譽、技術、政策(如燃油車禁售的影響)、市場(如燃油市場的變化)等,將根據已識別風險的機率和嚴重程度,分為9個等級。台灣中油每年召開風險管理委員會會議,持續推進對公司可能面臨的風險的檢查和監控,並規劃、討論和分析可能的解決方案。台灣中油利用氣候情境分析來分析未來極端天氣的強度,並在此基礎上評估各設施的暴露度、敏感度、脆弱性和危害性,進而識別主要風險並加以改善。下表為2023年度所執行之部分氣候風險與機會情境識別與分析:
註1: 時間範圍意旨該機會發生的時間。短期:0~3年,中期:3~8年,長期:8~28年
台灣中油自 2018 年起參與能源局「能源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及輔導計畫」,透過盤點廠區設施座標及高程等參數及了解廠區設施防災設計,選擇以 AR5 RCP8.5 高排放情境針對強風及淹水等風險因子進行災害潛勢與耐災力評估,並模擬極端氣候發生時之衝擊,最終綜合發生機率之圖資與衝擊評估結果,完成風險矩陣,以確認台灣中油的氣候變遷實體風險。
2018 年至 2023 年已完成 26 個能源供應廠區之氣候風險盤點,考量各年度使用之方法學及情境圖資皆持續優化,為使各廠評估結果具一致性比較基準,掌握各廠面臨相同情境條件下現況及未來風險程度,後續將持續更新各廠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報告。
根據台灣中油工安管理系統統計,近四年內曾有兩次因颱風或強降雨導致加油站關閉,即4年內年發生率翻倍= 0.5次/年,此發生率也適用於加盟站。台灣中油設定情境假設個別天氣事件導致受影響該站點關閉3天,則每次事件對台灣中油的收入影響約為新台幣183萬元。根據數據推估,每年約有10%加油站受到強降雨影響,因此強降水對台灣中油每年造成的財務影響為新台幣1.344億元。
為因應上述氣候風險,台灣中油應加強應對此類天氣事件的能力,例如於加油站建造排水設施以及僱用人員進行維修和清潔,以加快重新開放並減少停機時間和收入損失。根據評估,台灣中油位於洪水高風險地區的加油站應具備足夠的排水能力以恢復營運,而水泵的成本依規格而異,每臺約新台幣50萬元至150萬元不等,再加上額外的建設及設備成本(新台幣150萬元),並假設627個公司擁有的站點中有10%容易遭受洪水影響,若要做好因應強降雨之準備工作,總投入成本約為新台幣9.405億元。
台灣中油將持續關注氣候變遷議題,除注意營運場所積水與排水外,於強降雨期間加強巡視排水溝渠有無異物堵塞,定期清潔整理排水溝渠,以避免強降雨所致淹水造成營運中斷之衝擊。
根據台灣中油氣候變遷風險機會鑑別結果顯示,在所有風險中,轉型風險中的政策和法規風險的衝擊程度最高,屬重大風險。面對台灣政府公布的淨零排放目標與相關法規,台灣中油以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優於2℃情境(Beyond 2℃ Scenario)進行轉型風險評估,並進一步提出的三種碳排放情境:既定政策情境(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TEPS)、永續發展情境(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SDS)、以及2050淨零排放情境(Net Zero Emissions by 2050 Scenario, NZE),來評估未來碳排放量及潛在碳費的財務影響。
隨著碳定價制度逐漸被各國家和地區政府評估與採行,台灣中油分析三種碳定價組織之資訊,藉由氣候情境評估模型及財務模型,進一步分析各情境中台灣中油將承擔之實質碳費財務衝擊。
台灣中油研究預測,《氣候變遷因應法》中的碳費條款將針對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5萬噸及以上的排放源徵收碳費,預計五座台灣中油廠區將面臨此衝擊。因此透過氣候情境模擬,台灣中油在IEA 的三種氣候情境下均受一定程度的碳費成本衝擊,尤以既定政策情境之下為高。無論是何種碳價水準,台灣中油未來碳成本暴露風險都將逐年增加,最高將面臨1,116.7 億元之碳費支出。而在淨零排放情境(NZE)中,台灣中油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路徑,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及購買碳權進行抵換,最終實現淨零排放,因此無須額外負擔碳費。
台灣中油配合節能政策並執行能源及製造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自2005年起執行多項製程改善及能源管理節能案件,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於2023年持續推動製程操作優化、設備更新及餘熱回收利用等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共執行62項節能減碳措施,整體減碳成效達26.2萬公噸,合計節能約7.4萬公秉油當量。台灣中油持續推動節能照明與更換節能設備等節能計畫,年平均節電率均達1%以上。同時因應能源部門與製造部門之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第二階段),推動「煉油廠能效提升計畫」及「提升石化廠能效」,目標餘2021-2025年轄下煉化廠累計減少18萬公噸溫室氣體排放。
溫室氣體管理與節能成效業務由每半年召開一次的節能成效會議中檢討,由督導環保業務副總經理主持,並邀請國內外專家前往各廠區及事業部辦理節能減碳輔導,協助檢視大型設備操作與能源使用效率,提供改善建議,列入節能減碳成效追蹤會議持續追蹤。
節約量(公秉油當量)
節約效能(萬元)
CO2減量(公噸)
台灣中油在國內石油和天然氣產品市場中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汽油市場的 79.6% 和柴油市場的 77.2%),並為企業和消費者的運輸和製造過程提供燃料。由於碳排放費以及由此導致的從化石燃料向電力或再生能源的過渡,客戶對石油和天然氣產品的需求減少,從而產生市場風險。為了支持新興的電動車產業,台灣目前正在推出電動車和踏板車充電站,並制定綜合策略,以創造更電動車友善的環境。台灣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途徑還包括到2040年完全停止非電動車和踏板車新銷售的目標。將下降化石燃料汽車的數量將減少,導致汽油和柴油以及汽車潤滑油的銷售減少。中油油氣產品市場佔有率較高,必然會受到汽車電動化的衝擊。
隨著電動車和低碳能源的發展趨勢,客戶和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將導致對石化產品的需求減少。台灣中油研究「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之路」電動化策略,並預測至2030年為止,汽油和柴油動力公車將完全被電動公車取代,到2040年所有新車皆將是依靠電力或其他低碳能源。因此情境模擬2035年至2040年間,傳統化石燃料汽車的市佔率將下降50%,將導致車用燃料銷量減少40%至60%。台灣中油2022年油品總銷售收入約為新台幣4,218億元,其中汽油佔新台幣2,113億元(50.1%)、柴油佔新台幣1,130億元(26.8%)。若不考慮油價波動因素,在汽車電動化的長期趨勢下,中油將失去40-60%的市場份額約介於新台幣845億元至1,268億元之間。
台灣中油計劃擴大電動車和機車充電站的覆蓋範圍,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車充電站需求。目前台灣中油已設有5座智慧綠能加油站,透過加油站產生的再生能源提供民眾電動車充電需求。若要因應市長需求改變之風險,台灣中油評估逐步將汽車與機車充電站的安裝擴展至全公司自有加油站,則總投入成本約為新台幣47.2億元。
台灣中油除針對所鑑別之氣候風險進行全面性的情境分析外,也同時針對具有潛在商業價值的機會點進行情境分析與評估,以確保公司在設定永續目標與政策的同時,能掌握國家政策與市場動向,透過企業自身研發量能能創造最大價值與效益。以下為台灣中油2023年鑑別出的三項氣候變遷相關機會點,並透過情境模擬進一步推估商業潛力與預期投入的機會成本。
為因應國內外淨零排放趨勢,中油公司以「優油、減碳、潔能」為主軸,積極發展氫能、地熱能、太陽能、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等技術,並設定於 2030 年較 2005 年碳排減量 49.5%,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之目標。為使利害關係人了解中油公司因應策略,並藉由參與 CDP 提升氣候變遷治理意識,台灣中油決議自 2023年起恢復參與 CDP 氣候變遷問卷填報與評比,並於 2023 年 CDP氣候變遷問卷評比獲得 B 等級,優於全球企業平均(C 等級)。
台灣中油亦依據風險辨識結果及國際趨勢,規劃氣候變遷因應相關行動方案,設定績效管理指標,訂定溫室氣體管理、能資源管理、水資源與污染防治管理等相關短中長期目標,並定期檢視目標達成進度與成效,同時依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盤查直接排放(範疇一)與間接排放(範疇二)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檢視營運所造成的影響與面臨的潛在衝擊,並取得 ISO 14064-1 溫室氣體查證聲明。
為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之國家減碳目標,台灣中油以2005 年為基準年,該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158 萬公噸( 二氧化碳當量);台灣中油每年進行範疇一及範疇二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以環境部公告之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為基準進行計算,若有自場(廠) 係數則優先使用,GWP 值之採用則依環境部規定辦理。台灣中油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採營運控制權法進行,將結果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2023 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與2022年比較,減少45.4 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台灣中油適時配合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策略。自2021 年至2023 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已連續3 年呈現下降趨勢,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為0.058%。
SDGs 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