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油秉持永續共存理念,致力於維護推動生態保育與環保教育工作,以期兼顧社會、自然生態與企業永續發展,為落實觀塘工業區(港)開發案環評之承諾,於2018年成立「觀塘工業區(港)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積極進行觀塘地區的生態保育措施,善盡企業責任,維護海岸清潔,定期辦理大潭地區海岸清理,並透過社區參與的方式,積極連結社區、專家學者、政府單位建立生態保育夥伴關係,以落實生態與環境保育。同時也透過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將環境與生態保育的觀念傳承,台灣中油高雄煉油廠環境教育園區與台灣油礦陳列館園區皆為台灣中油為未來世代提供學習管道。
短期
中長期
點選了解更多觀塘工業區(港)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進度與現況
台灣中油將能源教育視為己任,善用本業專長與優勢,連續辦理綠巨龍創造夏令營,8年來培訓全國1,200位大專青年擔任輔導員,陪伴、帶領逾22,000人次國小學童體驗綠色能源知識教學與創造想像。此外,台灣中油連續參展MAKER PARTY,為台灣能源教育貢獻一己心力,主動邀請偏鄉學童參與創客教育的饗宴,讓小朋友透過親手實作,體驗台灣中油能源實驗室各種有趣好玩的實作小遊戲,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度過充滿手作感的知性能源創客日,提升能源素養。
石油探索館
透過互動科技,身歷其境探訪在地層中沉睡數億年的石油,及使用石油的奇妙方法,包括石油的探勘、煉製、運送與應用過程,前往石油探索館的民眾可了解石油的前世今生及永續多元的新能源,並同時在加油站、家庭、街道、超市、實驗室等場景區,親身體驗石油的數千種應用可能性。同時民眾也可在此親眼見證黑金一步一腳印的蛻變,從石油小樹成長為石油能源巨擘。充滿知識性的各種新能源開發沉浸式五感體驗不僅適合學校安排教育參訪,更適合親子旅遊。
點選前往石油探索館專區
中油高雄煉油廠環境教育園區
「中油高雄煉油廠環境教育園區」利用高雄煉油廠關廠後之工場拆除所遺廠址、業務區及半屏山綠地做為環境教育場所。園區課程核心概念以煉油石化能源管理為主,結合源自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之歷史人文及半屏山的自然生態,發展延伸以成人為對象之課程模組-捲土重生,包含3個教案:「油燃而生」、「天高地不厚」,及「源源不絕」。課程設計讓學員於本場域中親身體驗自然生態的美好,同時學習到台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歷程,瞭解環境正義及環境永續的意義,覺知地球環境的變遷、化石能源及石灰岩礦產的有限性,並能於生活中力行簡樸生活、綠色消費及節約能源,以具體行動愛惜與維護地球資源。
本館於2018年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目前有3個成人教案,2020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整年度環境教育參加人數為890人次。另藉此疫情的參訪淡季,與鄰近學校合作,依學齡層不同,共同規劃開發國小、國中及高中教案,搭配教育部「108課綱」開發新型態課程,各類教案現正送審中。
點選前往中油高雄煉油廠環境教育園區
台灣油礦陳列館
台灣油礦陳列館位於苗栗縣公館鄉開礦村後龍溪岸出磺坑礦場,為台灣最早發現石油的地點,也是世界尚在生產的最古老油田。為記錄油礦從探勘到開採發掘的歷程,珍貴文獻史料與古蹟實物,陳展台灣的油礦探勘史和演進,台灣中油於1981年成立「油礦開發陳列館」,1990年改建新館,定名「台灣油礦陳列館」。
本館於2017年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共分為7個展區,展館主題共有台灣油礦與出磺坑、油氣形成與探勘、油氣開採與處理、油氣管線、海域與國際探勘、永續發展及出磺坑在地風情等,透過VR虛擬實境方式重回過去一遊60年代的出磺坑,並以生動活潑的互動多媒體介紹探勘與開採方式,也記錄台灣中油在石油探勘的發展,除提供民眾寓教於樂的休閒場所,也可藉此緬懷出磺坑地區的歷史遺跡。
2020年參觀人數達73,801人次(2020年3月至5月因疫情休館),並辦理16場次在地特色的環境教育課程,共872人次參加,同時推動與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進行環境教育策略聯盟及館際合作,並配合苗栗縣環保局辦理環境教育夏令營。
點選前往台灣油礦陳列館官網
SDGs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