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車用機油─引擎運轉的守護神

車用機油─引擎運轉的守護神
車用機油(或稱潤滑油)的作用不但在確保汽車運轉順暢,並且可避免運動中的零件因摩擦生熱而導致變形,甚至發生熔合現象,以延長使用年限。歸納而言,機油除了潤滑外,還有如下的具體功能:

1.清潔:機油流動時會順便帶走機件因摩擦而附著於其表面的雜質如碳、鐵屑、油泥等。

2.冷卻:機件因摩擦生熱,而機油流動時可帶走一部份熱量,協助冷卻。

3.密封:運動中的汽車零件以活塞環與汽缸壁間的摩擦最耗損動力,溫度也最高;活塞環中的油環能在活塞與汽缸壁間形成兼具潤滑與密封作用 的油膜。

4.防銹、防蝕:機油會在機件表面形成油膜,保護金屬部分使其不致因氧化(生銹)而有腐蝕現象。

5.減震:機油除了能潤滑運動中的相關機件外,還可減輕因運動而產生的震動。

6.液壓:機油亦能傳送機械力,使汽車操作更簡便、省力。

7.汽車潤滑保養的秘訣為適油(選擇適當油料)、適時(在適當時間加油、檢查或換油)、適量及適位(潤滑劑加在適當的部位)。

一般判斷機油好壞的基準為:

1.黏度指數:機油中加入黏度指數增進劑可提高其安定性;黏度指數高並不代表黏度高,而是表示機油的安定性較佳,換句話說,即較不易因溫度變化而變質。故黏度指數高是良好機油的首要條件。

2.低溫流動性:機油的號數與黏度成正比;號數愈小表示機油愈稀,號數愈大則愈黏稠。但機油在低溫時仍須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以免因結冰而喪失潤滑功用。

3.高溫黏稠度:高溫會破壞機油的黏度,使其喪失潤滑功能,故良好的機油在高溫時仍需維持一定水準的黏稠度。

4.抗氧化性:抗氧化劑能保護汽車機件使其不易氧化(生銹)。

5.清潔及分散性:機油加入清淨劑及分散劑,會使其在流動過程中有更好的清潔效果;同時更能分散機油中的污渣、碳素等雜質。

6.油膜強度:機油會在潤滑部位的表面形成耐高壓的油膜,油膜耐壓能力與機油黏度無關,而與被潤滑物件表面的附著力有重要關係;我們通常將油膜強度大小的特性稱為油性(Oiliness)。

7.消泡性:混有空氣的機油在輸送時會引起「斷油」,造成受潤滑部位(機件)的損耗,故機油必須有攪拌時不易起泡(空氣)的特性,加入消泡劑即可達成此一目的。

車輛每行駛五千公里即須更換機油,而每行駛一萬公里時還需另外更換機油濾清器;而即使車輛不常使用而行駛里程未達五千公里,為確保油質良好,也應每半年更換機油。

檢查機油油量時必須在熄火三至五分鐘後或冷車狀態下,首先將汽車停妥在平坦地面,並抽出機油尺查看,(機油尺末端以兩個小洞、兩條橫線或兩側有凹痕為記號,因設計而異)。

檢查油質時,若發現機油中有白色乳狀物則表示機油中含有水分,必須更換機油,並徹底了解原因,否則會對引擎造成傷害;用手指將附著於油尺末端的機油刮下少許,並輕輕搓揉,即可了解機油中的雜質含量。

而若每次檢查油量都發現油面高度遞減,則需確定是否有不正常洩漏(洩漏之機油乾涸後會留下油漬)。

若有,可循油漬往高處查看,以找出確實洩漏處,並進行檢修。按時更換機油、檢查油量及油質是潤滑系統保養最重要的工作。


(轉載自石油通訊八十九年一月號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