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潔淨能源天然氣-北中南聯手供氣,建構永續低碳台灣
  • 副標題:潔淨能源天然氣-北中南聯手供氣,建構永續低碳台灣

天然氣主要由含一個碳之甲烷(CH4)所組成,燃燒後幾乎不會產生硫氧化物及粒狀物等空氣污染物,且與煤炭和石油相比,天然氣燃燒效率高、熱值高,且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僅燃油的65%,甚至為燃煤的一半,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抑制氣候變遷之重要能源。由於天然氣為潔淨能源,具有相當環保優勢,天然氣的需求成長已成世界趨勢,而我國於非核家園願景以及溫室氣體減量兩大新能源政策下,政府持續推動擴大天然氣之使用,預期未來國內天然氣市場仍將持續成長。

早期台灣天然氣來源主要為苗栗、新竹的自產氣,高峰期年產量達19億立方公尺。基於天然氣高效能、低污染且安全方便之特性,政府制定「潔淨能源」、「能源多元化」及「節能減碳」之政策目標,天然氣佔有很重要之位置。但國內天然氣田逐漸枯竭,因應需求逐年增加的趨勢,中油公司於1984年投資328億元,選定高雄市永安區興建首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內容包含專用港、3座10萬公秉儲槽、氣化器及24吋至屏東26吋至新竹343公里南北輸氣幹管,每年卸收處理設計產能為150萬噸,1990年4月11日首艘LNG船「EKAPUTRA」號,自印尼裝載液化天然氣運抵國門,開啟台灣乾淨能源嶄新的一頁。

隨著天然氣發電需求日益增加,開始籌劃永安廠擴建計畫,1996年12月完成第二期擴建計畫,增建3座13萬公秉儲槽,接收處理能量增加至每年450萬噸;另為了供應北部獨立電廠(IPP)及工業民生用氣需求,自1996年7月開始第三期擴建計畫,除站區擴建工程及26吋通霄至南崁156公里北部陸上幹管外,並開創國內工程之先例,自永安至通霄鋪設一條直徑36吋、長達238公里之海底輸氣管線,於2002年12月完工,永安廠總處理量擴增至每年744萬噸。更因應國際液化天然氣船運大型化之產業趨勢,目前進行永安廠港區浚深工程及拖船汰換計畫,俾利22萬立方公尺大型液化天然氣船靠卸,提高營運效能。

2003年為爭取台電大潭電廠每年168萬噸之購氣合約,規劃在台中港興建台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該計畫2004年奉行政院核定,興建3座16萬公秉液化天然氣儲槽及氣化設施,並舖設自台中港經通霄至大潭,長達135公里之36吋海底輸氣管線及配氣計量設施,每年卸收處理設計能力300萬噸,2009年7月13日完工正式營運;2012年7月籌辦台中廠二期投資計畫,增建3座16萬公秉液化天然氣儲槽及氣化設施,投資金額約184億元,預計2018年底完工後,台中廠年產能將提升至500萬噸,增加台中廠供應之穩定及安全性。

近年台電公司配合國家「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新電力政策,規劃於大潭電廠增建4部天燃氣發電機組,中油公司因此選定鄰近的觀塘工業區填海造地興建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充分供應大潭電廠、北部新增民生工業及其他電廠用氣;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第一期投資計畫總投資金額約600億元,將興建工業港、1席碼頭、浚挖填地77公頃、4座16萬公秉液化天然氣儲槽及氣化、供氣設施,每年卸收處理設計能力300萬噸,預計於2023年全量營運。

從國家能源政策角度言,未來我國將朝建構低碳能源及低碳社會方向發展,天然氣符合低碳及潔淨能源之特性,因此在國家建構永續能源政策將扮演重要角色。而中油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天然氣供應者,肩負著充分穩定供應之責,從少量自產供氣逐步蛻變,至2016年進口量為1,487萬噸,位居全球第5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未來北、中、南3座接收站分區供氣,更可降低輸氣成本及風險,藉由既有8字型海陸輸氣管網可相互輸轉、備援,提升供氣安全及穩定性,發揮整體輸儲網絡之綜效,不僅充分滿足國內用氣需求,穩定電力供應能力,更大幅減少碳排放量,為國人提供低碳、安全、環保之潔淨家園,為臺灣永續發展善盡最大責任。

天然氣特性:環保、高效率、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