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認識汽車─入門篇

一部汽車是由上千個零件組合而成,要了解汽車、控制汽車,首先就得對其各部門有基本認識。為引導讀者入門,本篇首先依功能將汽車分解為車身、控制、警告與指示四部分加以介紹。

車身的基本設計與引擎安排及驅動方式息息相關。早期小型車可分為RR型及FR型,前者意指後置引擎後輪驅動,如西德福斯公司名噪一時的金龜車屬之; 後者則為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如台灣小鄉鎮隨處可見的廂型車等是。近年來則以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所謂FF型最受歡迎,原因是其引擎及驅動裝置均位於車身前 部,不僅動力傳輸時的機械損耗較小、後座及行李廂空間較大,且因車身低,乘坐較為舒適;而其缺點則為轉向時迴轉半徑較大、且因前輪兼具轉向及傳遞動力功 能,車輛轉向系統損耗較高,引擎室也比較狹小,不利維修。

至於車身的材質,近年來新出廠的轎車均採強化鍍鋅鋼板一體成型,底盤無大樑結構,不但重量輕,而且不易生鏽,更適合台灣潮濕的天候。

就車輛的控制系統而言,除主控汽車行進的方向盤外,還有油門、排檔桿、離合器及煞車。由於駕駛人踩踏油門的力度與進入引擎汽缸內的燃料油數量、及引 擎轉速成正比,因此油門的操作與車輛耗油量息息相關;無謂地加空油或急加速、急減速都會增加油料的消耗,並使引擎加速磨損,煞車來令片的使用期限也會縮 短。排檔桿依操縱方式可分為手動排檔及自動排檔兩種。手排車需由駕駛人自行依路況變換檔位,以使有足夠的扭力牽引車輛,因操控不易,近年來已被自排車取 代;自動排檔系統以P為駐車,R為倒車,N為空檔,D為前進檔,由於自動換檔,操控便利,在都市行車尤受歡迎。離合器是手排車起步或換檔的專用輔助配備, 一般均由左腳控制踏板。新上路的駕駛人踩離合器需把握「快踩慢放」的原則,使油門及離合器完美配合,行車才會順暢;而駕駛人在車輛行駛中不可將腳放置在離 合器踏板上,以免使離合器片加速磨損。

控制系統中的煞車分為腳煞車(煞車踏板)及手煞車兩種。煞車踏板一般以右腳控制;手煞車拉桿則置於排檔桿後方(貨車則通常置於儀表板下方)。車輛欲 長期停駐或於上坡路段起步、車輛有滑行之虞時,可用手煞車來控制。大部分車輛的手煞車均作用於後輪,由於機械棘輪的作用,拉起手煞車時會有聲響,通常以七 至九響為標準;拉起手煞車時,儀表會有紅色燈警示。

為確保行車安全,車輛的儀表板均裝有各種警示系統,一般以紅燈顯示,例如充電指示燈、機油壓力警告燈、燃油指示燈、煞車油量及手煞車警告燈、引擎溫 度指示燈(一般引擎工作溫度為攝氏九○度,引擎過熱時無法正常做功)、危險及超車警告燈(與方向燈同一線路,一般為綠色)及喇叭等。舊型車輛另設有阻風門 警告燈,淡黃色,專供氣溫低冷車發動時用,但新型車輛已採自動阻風門設計,因此無此燈。

至於汽車的指示系統是指速率表(含總里程表及區間表)、引擎轉速表、方向指示燈、遠光指示燈等。



(轉載自石油通訊八十八年十月號 (578)